
2017年在“煤改氣”的帶動下,LNG市場轟轟烈烈地火爆了一把;
2018年國家儲氣調峰措施日益完善,使供需逐步回歸平穩;
2019年中美貿易戰升級沖擊全球供應鏈,中國的飛速發展必將帶動經濟的迅猛增長,貿易摩擦促使能源轉型中的中國在全球產業鏈、全球價值以及供應鏈方面做出積極調整。
在此背景下,LNG創新科技企業不斷涌現發展,2019年云氣能源物聯網終端設備紛紛在落地、云氣Saas平臺服務等工作,彰顯LNG行業新發展。LNG行業勢必走向一條科技創新之路。從LNG價格來看,2019年的LNG市場沒有出現以往大起大落的明顯峰谷價差,基本處于緊平衡狀態。據了解,計截止目前133家國內LNG工廠液價均價為4269元/噸。我們從國內LNG液價均價走勢圖上可以看出今年1月處于供暖用氣高峰期,達到目前本年度月均價最高點5132元/噸。
基本面
環保政策拉動國內天然氣需求持續增長,中石化經研院:預計2019年全國天然氣消費量3025億立方米,同比增長約251億立方米,增速約為9.0%,低于2018年405億立方米的增量。城燃用氣約占需求增量的近五成,工業用氣約占需求增量的三成以上。
據國家發改委運行快報統計,2019年前三季度,天然氣產量1276.1億立方米,同比增長10.4%;天然氣進口量974.1億立方米,同比增長9.9%。
我國LNG接收站布局
為滿足對清潔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長,國家大力提升勘探開發力度的同時,進口資源也成為滿足整體需求的有力補充。我國進口LNG基礎設施不斷完善,截至目前基本建成22座LNG接收站,整體接收能力達9000萬噸/年,氣化能力約3.67億方/日。其中中石油、中石化、中海油三大公司接收站18座,能力8230萬噸/年,全國占比91%;地方國企和民營企業建有接收站5座,接收能力815萬噸/年。進口LNG相對于管道氣更為靈活,在國內天然氣供應構成中顯現優勢,對國內能源結構調整具有重要意義。
我國已投產LNG接收站
據國際能源署《2019年天然氣報告:2024年分析和預測》稱,在卡塔爾沒有確認投資計劃的情況下,2024年,美國將以1130億立方米的出口量,成為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氣(LNG)出口國,中國則將成為全球最大LNG進口國,進口量達1090億立方米。
政策面
天然氣在中國能源結構中不斷發揮清潔能源優勢,廣泛應用于工業、商業、酒店、餐飲等生活的各個領域,以及新農村建設,逐漸占據重要地位。2019年度天然氣相關政策紛紛出臺,國內天然氣基礎建設和互聯互通工程全面展開,正所謂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,2019年云氣能源深入推進新農村綠色生態民生工程的發展,淳安縣汾口鎮局域網管網對接項目案例,就是亮點之一。
據了解,淳安縣汾口鎮天然氣LNG利用工程由淳安杭燃出資建設打造,局域網管網總長約8公里,貫穿整個淳安縣汾口鎮,工程規模較大。 云氣能源協助其天然氣LNG利用工程的的物聯網終端設備落地、云氣Saas平臺服務等工作,以及LNG天然氣的創新供能模式,共同助推LNG天然氣清潔能源在新農村的發展。
目前,云氣能源已多家城市燃氣公司合作,實現局域網管網對接,為其提供便捷的天然氣LNG供應方案,切實解決管網未覆蓋地區及新農村的天然氣供應問題。
2019年天然氣政策,以“管住中間,放開兩頭”為方向的改革措施密集出臺,成立國家管網公司、出臺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監管辦法,進一步放開上游油氣勘察開采市場,鼓勵上游增儲上產,大力扶持LNG創新科技企業,從多方面促進天然氣產業縱深發展,LNG創新科技不斷發展,云氣能源就是其中之一。
后市預測—— 新生代LNG創新企業的機遇
1、2020年國家管網公司在市場格局重構、天然氣市場化改革中將發揮重要作用,對國內定價機制向市場化靠攏、推進天然氣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產生深遠影響。
2、2020年是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,治污“方向不變力度不減”。對環境治理、空氣質量改善將加速攻堅,從加快產業結構、能源結構、運輸結構等方面,推進全國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。
3、打造LNG發展新模式,能源發展新時代 企業發揮能動抓機遇,云氣能源以35km為半徑建立蜂窩式二級倉儲,建設二級配送物流,為新農村切實提供綠色環保的LNG配送服務。
4、LNG的發展已邁入一個新時代,作為新生代能源企業,需推進能源(LNG)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,加強氣源建設,完善輸配體系,優化運行調度,全面提高天然氣供應保障能力。
云氣能源LNG項目是政策、技術、觀念三要素協同下能源行業發展的大趨勢。同時,物聯網、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,讓能源行業經歷著前所未有的重大變革。